醫訊專欄
藥物以外的治療(六):環境治療
2023-06-19
健保藥物以外的治療(六):環境治療 / 林敬淳醫師
 
  人類是最擅長改變環境的生物,不管是多冷或多熱的地方,幾乎都可以看到人類的足跡。人類不斷地去改變環境,使之更適合生存;因此可以說,當我們遇到困難時,本能的生存能力會啟動,促使我們思考如何讓自身環境變得更好。
 
  在社會學習理論當中,認為環境中的人、事、物,均擁有治療的潛力,因此經過適當的操作,可以發揮治療的效果。理想的治療性環境,需要有人性化的硬體、個別化的治療活動、提供病患自治自主的機會、聯繫病患的家庭、連結社區資源、人性化的醫療團隊、以及開放性的溝通等。要能夠達到這麼多的目標,可想而知,會需要一個相當強大的團隊,所以目前大概也只有大醫院的病房能夠做到。
 
  但是身心科病房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。首先,住院病人的異質性相當高: 有可能大家都安安靜靜的住院,但也有(很高)機會有混亂行為的病患出現,讓整個病房不得安寧。再來為了安全上的考量,絕大多數的病房都設有門禁,因此讓不少病人有被關起來的感覺。現在的菸害防制法禁止在醫院周邊抽菸,因此身心科病房曾有的「吸菸室」也只好走入歷史。再來是現在個資與隱私的顧慮越來越多,所以許多電子用品如手機、平板、甚至筆電的使用也多有限制。感覺上理想的治療性環境雖有不少優點,但是相對的也有許多不便的地方。
 
  因此,依照自己的需求,去進行環境上的某些調整,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的治療性環境,可能是更實際的作法。例如:覺得學業或是工作壓力太大,或許適時的休假一段時間可以讓自己喘口氣,也有機會讓自己沉澱思考現階段是否值得繼續奮鬥,或是改變跑道。而已經從工作上退休的人士,不少人覺得人生頓失目標、感到生活沒有目的;在市政規劃下,目前有許多巷弄長照站(C級)或稱長照C可以提供共餐與團體活動/課程的服務,讓銀髮族有認識新朋友以及開發新嗜好的機會。或是目標性的參與長青大學,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程,學習過去沒有機會去了解的事物。很多焦慮憂鬱,可能來自環境的過度刺激或是缺乏刺激,建議先透過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與習慣,一段時間後或許也能改善自己的身心靈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