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訊專欄
藥物以外的治療(二):光治療
2023-04-30
健保藥物以外的治療:光治療 / 林敬淳醫師
 
  太陽對地球上的生命,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能量與溫度。對於人類來說,早晨的陽光照射,可以重新設定我們的生理時鐘早上的陽光刺激,會讓大腦分泌血清素 (也稱幸福因子、快樂激素),讓心理處於愉悅狀態,與生理處於活動狀態,去迎接新的一天。當晚上光線變弱,松果體的血清素則會轉化為褪黑激素 (也稱睡眠賀爾蒙),促進睡眠。

至於該曬多久的太陽呢? 其實早上一起床,立刻拉開窗簾,讓陽光照進來,甚至可以閉上眼睛面向陽光,感受陽光的溫暖一兩分鐘,就可以達到基本的光照療效。如果上班途中遇到很長的紅燈,也可以閉眼抬頭感受一下。待辦公室的朋友,也可以趁中午吃飯時間,到陽台或公司外面,在陽光下做些伸展與呼吸新鮮空氣。曬幾分鐘的太陽其實對抗憂鬱的效果就很不錯,不過如果同時要達到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以幫助鈣質吸收的效果,則建議要曬到15分鐘。
 
  不過,太陽的起落,與緯度的關係相當大,在高緯度國家,冬季時會存在太陽很晚出來、很早下山的情形。在這些國家的冬天,常有病人會因為日照不足而產生憂鬱的情形,稱作「季節性情感疾患」。台灣位於日照充足的亞熱帶地區,「季節性情感疾患」 的族群較不明顯,但臨床上的確有一些人會因為日照變少 (冬天、雨季) 就會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憂鬱惡化。為了對抗日照不足所生的憂鬱症狀,因此 「人造太陽」應運而生。所謂光照治療」即是以室內光20倍亮度的光照治療機去照射,達到模擬太陽光的效果。在國外有許多研究,顯示這樣簡單的治療,對於沒照到太陽光就會情緒低落的病人,有相當不錯的抗鬱效果。
 
  光照治療的另外一個用途,則是協助輪班人員調整生理時鐘。不管是三班輪替的工作人員,或是只承接夜間工作的人員,都很容易因為日照不足、或是生理週期混亂,產生失眠、憂鬱的症狀。很典型的狀況就是上夜班時想睡覺,早上八點下班回家以後卻又睡不著,日復一日搞到身心俱疲,甚至免疫變差,小病不斷。因為夜班人員在白天下班時,如果接受到太多的陽光刺激,身體已經想睡覺,腦部又被陽光「叫醒」,回家自然是睡不著覺。因此夜班人員若是下班時太陽已經出來了,反而要盡量減少陽光暴露: 帽子、太陽眼鏡、回家立刻拉上窗簾等,避免大腦被陽光過度活化而睡不著。而光照治療,則是運用在要上班前,在「吃早餐 」(上班前那一餐) 跟刷牙洗臉時,將光照治療機放在視線內,只要30分鐘就有助於大腦活化與重設生理時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