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佳欣
心與路
2022-11-16
365選文NO.23|心與路

「縱使沒有人能替你走你的旅途,你也不是孤獨的。」

孤獨這樣的感受,是不容易使之消失的;似乎我們的其他感受,一樣想讓它們消失的那些 — 憤怒、嫉妒、委屈、空虛 — 往往也不容易很快地讓它們不見。或許是因為,我們面對它們,總還有無能為力的感受:「為什麼我沒辦法馬上不要想、馬上不要感覺?」往往包括這種無力感,上述的情緒都很難讓他人理解— 我們總期待被理解,這些難受就能消失了。

「當這些感受被理解,就能消失 / 緩和」,或許可以從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的想法去思考:在嬰兒跟來到世上前幾個月,他 / 她的母親在做的,是傾全力感受並思考著,她的嬰兒正在經歷什麼:是餓了、冷了,還是肚子絞痛著?並且透過實際的行動,和嬰兒的反應,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接近他 / 她所需要的。這是替一個新生命介紹世界、也介紹他自己給自己認識的過程;所有來自外在或內在的感受,都逐漸可以被認識,而這個時期,嬰兒甚至還沒能力「發現」母親呢。

相信除了生命早期這種跟生存有關的感覺,還有更多非關身體生死、而是心理生死有關的感覺,那些是尚未和語言接觸的自己,因此也無法與他人接觸 — 我們要如何說一種無法描述的感受呢?這些或許都與孤獨有關。但溫尼考特認為,人要能獨處(他認為,在一個不受干擾,可以專心感受自己的各種感覺的狀態)是一種「因為曾經在嬰兒獨處時,有個人在一旁陪伴、保護著,因此他能在長大擁有的能力」,也唯有在這種自己的旅程中,我們才有機會用自己的話,來說說孤獨是怎麼回事;或許是如此,那些想要與人訴說的欲望,也同時是想要說給自己聽的欲望,亦如故事裡說的「當你可以從別人的眼睛裡看見自己時,你就知道天已經破曉了。」
/
陳建佑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