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佳欣
沈默的老師
2022-09-21
365選文NO.21|沈默的老師

「體驗到萬物合一所得到的祝福,不在於伴隨這份體會而來的力量或是清明,而是更深刻的東西:一種由於不去區分事物而得到的平靜。」

每個人在生命中開始需要與人區隔的經驗可能不同:對著媽媽說不、向手足宣稱玩具是自己的、小學愛說「男/女生才會……」、國高中後可能依照社團選擇自己的交友圈,到後來在親密關係中表達自己與對方的不一樣…。在顯意的表達背後,有怎樣的需求,要讓我們一再地說、甚至需要用力地做,來對著世界表達?如果沒有這些區隔,會怎麼樣,或者,當我們想這麼做之前,心中浮現的會是什麼感覺?

某在描述這種情緒連結到動作的過程,有種說法:因為有股來自感官的刺激(這可以來自五官、身體感受或甚至是突如其來的念頭)使得意識心智有股不得不動作,來消解這種張力的迫切感受 — 最常見的是先做某件過去學會的事,來緩解這個張力,然後才有機會去理解那是怎麼回事。

在區隔的背後呢,會是害怕、不安、焦急,還是…?我們的做(區隔)是緩解這些感受,或者帶來的是緩解這些感受後得到的安心或者有些力量,但那卻不是一勞永逸的事。在深度心理學的理論中,會描述這是基於「融合的恐懼」,一種害怕自己與他人太過靠近,會失去自我邊界感受的,虛無的滅絕感,而這與自我的功能有關。不論理論如何描述,若我們把區隔理解為「區隔那些令人不適的感受」,那麼這些不安所指之處,我們便難以到達,把心智比喻為身體,那就像身體的一部分,因為血液無法流通,而總是處於截肢的狀態,這個陌生的自己,是需要小心翼翼、緩慢地靠近 — 透過一次次的聽,在這些不安背後,它想說什麼?在矛盾中,感受到區隔(陌生)的同時,接受那是自己的一部分。

/
陳建佑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