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佳欣
如是
2022-10-24


365選文NO.22|如是

「我在抗癌期間,更加看清楚這兩者的差異。我一直祈禱一切能變更好,但在某天早晨醒來,深深感到無論發生什麼,我都滿足於我就是我自己。」

物質的追求,是很大的難題,不只是關於錢難賺,也包括「要如何才足夠?」吃過牛肉,會發現和雞肉的不同、吃了優質牛肉,會發現和夜市組合肉的不同、再更高級的還有各式各樣的熟成牛肉…。這時候,吃肉與為了生活的營養活下來的需求已經不同了,有種「我可以擁有什麼」、「我是否需要忍耐欲望」、「我因此與別人不同」等等更多的,抽象且與自我定義的議題了。

那麼我該如何區別什麼是「需要」、什麼是「想要」呢?這並非說我們只應該滿足「需要」等生活必須的事,而要克制自己不去「想要」,或許是在後者的「想」之上,能夠想想自己這份要,還會有什麼?也就如同換個角度跟自己說「或許我的想要,是我得『要想』呢」那種已經吃飽了,卻覺得不夠而得一直要的感覺,貌似只能透過物質的需要來充飢,而那真正要的,其實還沒被知道;如同小嬰兒得要先經驗過冷,才會明白溫暖是怎麼回事,我們都是在「不足」裡面經驗還不夠、還不是,才有機會從這些「不是」之外,找到從未被發現的正確問題 — 我要的其實是......。
小嬰兒被母親照顧時,會藉由後者的想像,來猜測沒有語言的嬰兒哭泣的原因為何,這一切都在未知中進行,但也如同心理學者描述的「藉由表情、語調與觸摸,母親調解每一個感知、行動和經驗片斷,並以反覆進行的方式,幫助嬰兒逐漸從混亂的刺激中建構可識別的意義系統,為他即將浮現的感知能力奠定基礎。」而這都不能保證,在嬰兒長大後,就能免除這種需要在沒有語言的情境下探問自己的困境。如我們的心智能為自己做的,就是能夠想想,我還想要什麼?那麼,即便難以從物質得到真正的滿足,但也還能在不斷地想之中,不斷地得到各種「啊,還有可能是這樣呀」的滿足。

陳建佑醫師